桥水基金创始人瑞·达利欧(Ray Dalio)在《原则》一书里强调了一个“原则”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不要把成功的装饰误认为成功本身!
达利欧说,“有的人痴迷于一双1200美元的鞋或一辆时髦的汽车,这样的人很少会感到快乐,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因而也不知道什么能满足他们。”
这样的人就像是在大海上口渴的人,海水越喝越渴。
所以,有追求成就的方向感是很重要的。
欲望不是方向,很多人的谬误就在于把欲望当目标了。
达利欧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梁漱溟先生的文章,梁漱溟奉劝年轻人,不要把欲望当志气,“在这时代,有一个大的欺骗他,或耽误他,容易让他误会,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,就是把欲望当志气。这样的用功,自然不得其方。也许他很卖力气,因为背后存个贪的心,不能不如此。”
所谓欲求不足,欲壑难填,是因为欲望是没有止境的。把快乐建立在欲望上,只会让你在苦海之中沉沦。
穷人想要变有钱,有钱人想要名利双收,之后还要一切声色享受,再然后就是追求长生不老做神仙了。
但是,越贪心的人,往往越是得不到满足,也就越是痛苦。
名贵的物品,大房子,豪车……这些东西不是不好,但这些只是“成功的装饰”,并不是成功本身。
很多人都在追逐这些东西,因为整个环境和世俗都在以此来定义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。
在学校里,基本是以成绩高低论英雄。而在社会上,大家好像都是在以有钱多少来论英雄。“不信但看筵中酒,杯杯先敬有钱人”。
你身上穿名牌,你开豪车,你住别墅,你戴名表,那你就是有钱人,就会受人尊重,身边都是笑脸。别人会说你是一个成功的人。
但如果你真的把成功等同于这些,那你就为其所制,或者说就是被物化了。要知道,凡是外物,就没有永远归你所有的。
“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。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,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。欲望通常是直接结果。”
达利欧在《原则》警告人们,要找到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,那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。
真正的价值都是长期耕耘的结果,而欲望是急功近利的,欲望追求即时满足,总想跳过过程去拿结果。这就导致了人的投机取巧、想走捷径的心理和行为。
尽管你几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,但你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东西。他们害怕为了更好的东西而放弃好东西,试图同时追求太多目标,最终却几乎一个都不能实现。
我觉得这可能是《原则》中最重要的观点,它告诉我们要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,这才是价值所在。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和价值,如果得不到发挥,那人生就没有意义。
我看有些人在赚很多钱后会觉得很委屈,很不快乐。因为在世俗、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,在虚荣心和面子的驱使下,他们努力赚钱,付出了很多,最后却发觉,所求皆空,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
比如一个年轻人明明是喜欢某个女孩,他认为这是真爱。但老板的女儿喜欢他,在真爱和“少奋斗20年”的选择中,他选了后者。最后,他就总觉得心里空缺了一块,给人生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。
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,创造出最大的价值,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,这才是目标。而钱或其他什么东西,不过是一个附带的结果而已。
永远不要本末倒置。这正是达利欧给我们的一个提醒和忠告。
标签: